本篇文章2667字,读完约7分钟

“智能城市”是一个几乎与现代通信技术同时诞生的新名词。2007年,苹果发布了被视为实用智能手机的iphone。2008年11月6日,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在纽约市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的演讲,并提出了“智慧城市”一词。其实,“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的“智慧岛”计划。

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新名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例如,“智慧城市”只意味着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即网上数据冲浪。然而,随着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已经开始进入数据化和智能化阶段。2014年,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智慧城市进行了定义:“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空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新想法和新模式。”

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自2012年以来,中国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建设“智慧城市”。在国家发改委等官方政策的覆盖下,全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迅速启动。截至2019年1月,中国已有500多个城市在筹备或建设“智慧城市”。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智慧城市”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存在哪些不足,也成为业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

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疫情考验下的“智慧城市”

毫无疑问,2020年1月在中国发生的COVID-19肺炎的突然爆发是对中国建设“智慧城市”的一次重大考验。不同地区上交答案的结果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到“智慧城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共卫生事件检验城市治理水平。在疫情中,“智慧城市”在收集信息和处理反馈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交通出行的大数据得到了有效处理,使得全国范围内的人员流动得到了监控,对湖北省以外的所有省市的疫情监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现了物资配送的有效调度,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医疗物资配送的严重短缺和人民基本生活物资的短缺。

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这些成就主要与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基础设施引入“智能城市”有关。各行政部门将原始数据数字化,然后通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进行处理,最后通过网格社区管理到达相关机构和市民。通过信息分析,该系统对整个城市管理系统进行了统筹安排,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响应速度。在这场疫情中,许多城市在原有的城市大脑和城市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专门的疫情数据平台模块,对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为应对疫情的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持。疫情期间,虽然全国经济活动暂停,但各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并未停止,全国交通仍运行顺畅,这与“智慧城市”在全国各城市的蔓延有关。

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这一流行病促进了企业通过“智慧城市”参与城市治理的深度。一些互联网和物流企业,如阿里巴巴、SF快递、腾讯和华为,拥有出色的数据和数据处理能力。在与“智慧城市”对接后,它们可以比官方机构做出更快、更有效的反应。此外,在流行病的驱动下,智能制造已经被应用到更高的水平,除了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开始生产医用材料之外,它还在自动配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强调硬件而不是操作的模式

然而,这一流行病也暴露了“智慧城市”的许多问题。

许多官方政策推动了“智慧城市”概念的引入。政府在城市治理中考虑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同时,在推进“智慧城市”落地的同时,更加注重整个硬件系统的建设。投资后,数据中心建成,服务器可用,云计算功能可用。整个硬件系统易于量化,易于在评估中体现其自身价值。

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但“智慧城市”的另一面是运营,即如何保持整个硬件系统高效运行。这也要求“智慧城市”的管理者提供治理服务和运营,即所谓的政务平台。然而,平时很难衡量这一领域的表现。因此,“智能城市”很容易将重点放在硬件而不是运营上。2019年,武汉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以“未竟事业”告终,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购买了足够的硬件,但最终由于运行效率低,设备与运行不匹配。

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与此同时,“智慧城市”往往在设计上表现出刚性:它们能够应对常规情况,但缺乏自我调整的能力。一场严重的暴雨灾害可以通过天气预报来准备,各方可以在截止日期前有条不紊地做好准备。此外,自然灾害是有时间限制的,只要它过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然而,对于这一突发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涉及面太广,从智能医疗到智能交通和智能社区,其交叉领域不仅广,而且各个运营团队的目标也不一致,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混乱。

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似乎缺乏顶级设计。这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城市差异巨大,导致缺乏统一的标准。从另一个角度看,自上而下的“智慧城市”设计缺乏来自社区的有效反馈,使得整个“智慧城市”的反馈机制效率低下。在这一流行病中,也突出了缺乏业务经验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企业的参与对发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大有帮助。例如,支付宝基于“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开发的健康代码已经成为流行病发生时社区管理的标准。政府和企业之间仍有更多的合作。

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数据岛没有被破坏

“智慧城市”的特征之一是数据的整合,这避免了不同部门之间形成“数据孤岛”。从这种流行病来看,“数据岛”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例如,物流需要进一步与交通数据联系起来,社区管理应该与医疗系统相匹配。然而,在疫情爆发之初,数据整合显然存在许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许多“智慧城市”还仅仅处于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但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决策和执行能力仍然不足,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

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数据孤岛”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数据安全。大量居民、企事业单位的数据都流向了云,这使得其安全性、实时性和兼容性提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高度。突破“数据孤岛”需要及时、受保护和负担得起的方法来促进关键业务数据的可访问性,这就是“数据即服务”(daas)的概念。然而,从实际角度来看,疫情中数据共享的不佳表现不仅增加了疫情管理的复杂性,也使得社区和基层管理者疲惫不堪。然而,就R&D和daas在中国的应用而言,只有神舟控股在2017年开发的“岩云daas”系统在一些“智慧城市”项目中得到应用。在数据共享方面,相关企业仍有蓝海市场有待开发。

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包括硬件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政府机构需要培养一支有能力的“智慧城市”运营团队,以提高公共服务的管理水平,提高“智慧城市”硬件的应用效率;第二,加强与企业和用户的互动,促进企业成为政府决策的执行者,在应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需要通过各种数据网关来实现更好的数据分析和共享。

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此外,即使是最好的“智能城市”也是由人类大脑设计和管理的。如果人们没有好的想法、经验和合作心态,一个设计良好的“智慧城市”可能不会有所帮助。

标题:疫情之下的“智慧城市”还需“更智能”

地址:http://www.hcsbodzyz.com/hcxw/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