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安全网消息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自从“智慧城市”的概念被提出以来,中国智慧城市的数量已经达到数百个,根据新闻报道,2017年将新增500个智慧城市。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新型智能城市建设标准和相关政策的提高,以及产业的不断成熟,智能城市也将利用“风”。然而,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建设、信息孤岛、技术滞后等。2017年,新智慧城市只有跨越这三座“大山”,才能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智慧城市”的愿景和目标。

三座大山,智慧城市仍须“破浪前行”

信息技术构建城市的“智慧基础”[S2/] 判断一个智慧城市最基本的标准之一就是它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从最初的数字城市,到智能城市,再到今天的智能城市,城市的升级和发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变化密切相关。可以说,正是“云与智能大转移”等新兴信息技术奠定了城市智慧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智能水平。近年来,全球见证了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例如,4g移动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促进了城市信息化的快速升级;又如,云已经成为新时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推动了城市政府管理、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的云转型。越来越多的城市正试图“去云”;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诸如lora和nb-iot等物联网技术标准的建立,alphago在go领域对人类的不断胜利等等,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变革正在发生,不断影响和推动着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2016年底,国务院先后发布了《第十三个五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第十三个五年国家信息化规划》。“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推进新一代互联网、5g网络、宽带中国、国家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和数据。2017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表示,ipv6地址项目将于2017年正式部署建设。 标志着中国新一代互联网将进入部署和应用阶段,这将极大地推动未来中国物联网、车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 显然,随着我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关注,包括“云和智能的巨大变化”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必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新智慧城市将利用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的各个领域,如城市政府云、教育云、医疗云、交通大数据平台等。,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的高效融合,促进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从而极大地推动新型智能城市的建设。 评价标准点亮了城市的“智慧之光”[S2/] 如何评价一个城市的智慧程度?长期以来,城市硬件信息基础设施是否完备,城市各部门的信息转化是否完全覆盖,以信息惠民的设施设备数量等。一直是评价智慧城市的核心指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技术轻人文”的评价理念和指标必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也逐渐带来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信息孤岛频发、人们获取意识低下等问题。在此背景下,2016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新智慧城市评估,切实促进新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通知》,并发布了《新智慧城市评估指标(2016)》。该指标体系首次突出了“以人为本、惠民利民”的宗旨,注重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效果和人们的感受,关注城市居民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具体而言,全新的指标体系是按照“以人为本、惠民惠民、绩效导向、客观量化”的原则制定的,分为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和自选指标三类,包括惠民服务、精细治理、生态宜居、智能设施、信息资源、网络安全、改革创新、市民体验等8个一级评价指标。其中,惠民服务与市民, 从指标权重可以看出,新指标体系不再盲目强调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再以平台建设和投资规模为导向,而是回归到智慧城市的根本,即城市的“智能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智能化”,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应以提高人们的获取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50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智慧城市。“十三五”期间,中国还将开展100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笔者认为,在我国新智慧城市蓬勃发展之际,《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的发布,可以说及时指出了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新智慧城市指明了新的方向,这将对新智慧城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必将推动新智慧城市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座大山,智慧城市仍需“破浪”[S2/]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标准的引入,无疑将有助于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然而,在多年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践,都出现了顶层设计等一些不足。笔者认为,面对2017年,新智慧城市仍需“破浪前进”,着力解决以下三大问题和挑战,以促进中国新智慧城市的持续发展。#hc360 page break # (I)摆脱盲目建设,优化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的概念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落地却不容易。众所周知,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政务、交通、医疗和教育等多个模块,涉及顶层规划、方案制定和实施等一系列环节。过去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许多城市并不了解智慧城市的系统工程,城市和部门按照自己的计划启动了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造成了智慧城市领域的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 新的智慧城市必须处理和解决上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良好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在我看来,一个好的顶层设计需要具备两个特征:第一,整体考虑。不同的城市和城市的不同部门对智慧城市有不同的理解,他们的建设思路和规划也不尽相同,这必然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水平和进度不均衡,各部门独立工作,而优秀的顶层设计可以是国家和城市层面的。协调不同城市和部门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资源共享和合理利用,促进智慧城市协调发展;第二,一个城市,一项政策。在统筹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在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中,必须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资源、现状、历史等多种因素,根据城市的实际基础和条件,构建具有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避免陷入千城一面的窠臼。 (2)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互联互通 由于缺乏宏观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一直处于城市各部门、各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的状态,如政府部门建立了政府信息系统,交通部门建立了独立的交通信息系统等。然而,到目前为止,许多城市的不同信息系统之间还没有实现信息互通。建设智慧城市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城市软硬件设施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城市人的幸福感和收益感?还是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智慧城市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我们揭示了答案。过去,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城市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重点是城市各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和各种信息技术在城市各个领域的应用。作者认为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它,一个城市的智慧就无从谈起。然而,过分强调信息技术也将导致人们过于重视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而忽视了智慧城市的真正目的,即“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作者认为技术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新智慧城市应回归智慧城市的真正出发点和落脚点,即满足人们的需求,提升人们的体验,同时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软硬件设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新智慧城市应从民生服务和市民体验出发,将信息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民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人们对新智慧城市的满意度和成就感,真正将城市的“智慧”转化为人们的“智慧”,不断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摘要[/s2/]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persistence的预测,2019年全球智能城市市场将增长至1万亿美元,2026年将进一步增长至3.48万亿美元。同时,根据前瞻性产业研究所提供的《2016-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决策支持报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在“十二五”期间超过7000亿元,在“十三五”期间预计将超过4万亿元。 显然,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下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以及智能城市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落实,全球智能城市建设将掀起新的发展浪潮。对于我国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抓住信息技术革命、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标准的确立、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窗口”和机遇的同时,也要反思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努力突破和解决信息孤岛等诸多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推动新的智慧城市不断前进。

标题:三座大山,智慧城市仍须“破浪前行”

地址:http://www.hcsbodzyz.com/hcxw/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