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15字,读完约6分钟
刚刚进入九月,北京在金秋时节给我们的第一个惊喜就是连续几天的雾霾天气。与此同时,新闻报道称,今年北京的污染天气可能会提前到来。根据9月份的污染原因,机动车尾气污染可能会增加空的空气污染,而治理污染严重的天气已经成为秋季之后的首要任务。
当然,污染控制不是北京一个城市面临的问题,许多快速发展的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环境治理中的区域协调已成为必要。如何打破地域界限,兼顾地方治理水平,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机制,已成为蓝天再现的必由之路。
京津冀地区率先树立了榜样。最近,跨区域环境保护组织试点项目征求了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该组织名为京津冀大气环境保护局,设在环境保护部。今后,京津冀与周边地区将进行协调管理,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境评价、统一监测、统一执法,形成系统完整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形成多主体互利互助的协同治理体系。
关于三地协调的具体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镇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大数据研究所所长姜鹏表示,要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发展和环境治理之间找到平衡,通过引导和加强地区和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促进共同预防和共同发展。
在空空气污染和空气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同时,建设绿色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措施是提高新能源汽车和公共交通的比重,借助人工智能的城市大脑和物联网平台的技术工具,构建高效的环境治理和实时监控协同平台。
新能源汽车从早期的不乐观,到现在的补贴浪潮,再到现在的返利和双点政策,一直在螺旋式向前发展,但这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即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有力支撑,特别是在一些新型智能城市,新能源汽车从源头上被纳入城市交通规划,从根本上使城市绿色低碳,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控制的成本和时间。
以最受关注的雄安新区为例,该区域将首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圈,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道路体系,并与周边城际、高铁、高速公路、机场和干线公路网相衔接,基本建成集疏运高效、服务便捷的新区综合交通体系。这就是轨道轮上所谓新区域的含义。
同时,根据规划,到2020年,河北省将形成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总产量将达到1000亿元。受此影响,雄安新区计划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区公务用车和公共交通的主流,并将新能源汽车的服务范围扩大到新区的每个角落。
毫无疑问,雄安新区将建设一个绿色交通系统。一些专家认为,熊安有望成为中国首个以电动汽车为重点的示范城市,从而推动河北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熊安新区率先大面积推广新能源汽车,从长远来看,是对京津冀跨区域联动环保机制建设的有力补充。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及充电桩和停车位的相应增加,新能源汽车将使北京、天津和河北再次享受蓝天的好处。
如果新能源汽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我们应该如何监测和警告已经产生的污染物?因此,借助物联网窄带物联网技术,污染物监测数据可以通过安装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传感器(如路灯等)高速传输。一旦发现污染源,可以及时报警并高速处理,避免扩大。
对于大数据在跨区域环境保护机制和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大数据研究所所长姜鹏指出,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政府可以在数据定量分析和科学预测后提出优化方案,更具前瞻性和适用性。京津冀应利用互联网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形成跨区域、跨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统一监测指标,监测频率和时间空,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监管能力,完善环境质量预警机制,实现治理主体间的信息共享。
以nb-iot为代表的窄带物联网在智能、环保、绿色城市中有着众多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功耗低、使用寿命长、传输速度快、维护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可以在一个广阔的城市中实时传输环保数据,然后可以连接路灯、摄像头等设施来监控整个城市的环境数据。
在最近世界物联网大会期间举行的智能环保论坛上,宜兴工业园的物联网平台成为智能环保的又一代表。
宜兴环境科技园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环保高新区,20多年来一直在大力培育环保产业。其中一家公司最近展示了一款应用程序250,它可以在拍照后直接显示pm2.5指数。通过这个平台,环保部门可以有效地进行环境治理。Pm2.5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被拍照并上传到应用程序。当一个地区收集了成千上万的数据时,你可以根据照片的坐标来定位一个地区的空空气质量指数。广州利用该系统监测空的空气质量,并根据飞行区的pm2.5指数计算出一个数据链。
工业园聚集物联网行业的优秀企业,推动物联网相关关键问题的解决进程,也增加企业间交流合作的机会,使更多成果转化为具体项目。此外,在此次会议上,iSoftStone还展示了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智能环保应用:生态环境监测、污染源分析、空气体质量预测和预警、总量减排评估、电网分布实时监测等。形成环境与社会全方位互联的智能环境意识网络,实现环境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和产业化,探索环保运行的新模式。
这是物联网帮助智能环保的长期项目。技术研发和测试决定了用户体验和实际应用的便利性。在这方面,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引导市场主体有序参与政府的环境治理工作,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潜力和优势,与政府形成优势互补,江鹏认为,应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重点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民营节能环保服务公司的支持和监管,在市场准入、税收、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节能环保服务业。
标题:京津冀跨地区治理环境 绿色城市建设还需技术帮忙
地址:http://www.hcsbodzyz.com/hcxw/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