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91字,读完约7分钟

本周,无人机不再“想飞就飞”,无人机史上最严格的监管开始实施;为个人信息增加一把“防盗锁”,中国第一部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听着花开的声音,北斗帮助父母“照顾”留守儿童;为了填补南中国海战略的空白,中国建立了国家地面观测卫星数据接收站网络...5月31日至6月2日,科技行业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编辑回顾了本周的新闻热点,梳理了新闻背后的背景,并评论了事件的影响。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首先,无人机

无人机不再是“想飞就飞。”

从6月1日起,已经购买或准备购买无人机的用户应注意,如果您的无人机起飞重量超过250克(含250克),必须按照民航总局发布的《空飞机民用无人机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进行实名制登记。如果在8月31日之后没有注册,其行为将被视为非法,无人机的使用也将受到影响。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据报道,有关部门还将开展无人机专项整治工作。根据国家空行政委员会的要求,民航局召开了全行业视频会议,安排无人机专项整治任务。充分发挥部门联动机制优势,配合地方政府、公安等部门建立无人机非法飞行联合防控机制,落实民航对无人机的各项职责,全面落实保障民航飞行安全的各项政策。(新华社)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点评]立法禁止无人机的“黑蝇”行为势在必行

今年以来,无人机“黑飞”事件频频发生。无人机干扰了航班的正常运行,不仅延误了乘客的时间,也给航空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严重危及飞行安全。一旦机场发现飞机正在被无人机接近,将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安全后,航班才能恢复正常运行。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目前,中国无人机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虽然由于短期内管理相对滞后,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法律手段对无人机的“黑飞”行为进行立法、控制和限制势在必行。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完善飞行审批和实名登记管理程序,严厉打击一些恶意“黑飞”事件,真正控制“黑飞”。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第二,互联网

1.给个人信息添加一个“锁”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第一部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是其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个人信息披露事件频发,窃取个人隐私的手段不断翻新。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隐患。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现,物联网设备中各种智能摄像头的隐患最为严重。2016年,监控发现13万多台网络摄像头存在漏洞,有被黑客控制的风险。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据介绍,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难点,《网络安全法》对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以及网络运营商的保护义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网络运营商不得泄露、篡改或损坏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经处理后无法识别具体个人且无法恢复的个人信息除外。(人民日报)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点评]网络安全法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法值得我们共同关注。个人信息频繁泄露的重要原因是暴露个人信息的环境和应用场景的增加。只要有利可图,就很难从根本上杜绝网络犯罪。近年来,除了传统的病毒木马威胁之外,ransomware也变得猖獗,成为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威胁。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非法窃取个人信息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获取、存储和利用个人信息的环节比较复杂,网上和网下的交流比较隐蔽。与此同时,追根溯源的成本高,调查难度大,处罚力度小,这也给空在黑灰色产业链中销售和非法使用个人信息带来了巨大的投机。因此,《网络安全法》明确了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主体,确立了“谁收集,谁负责”的基本原则,有效地对个人信息实施了“防盗锁”。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2.网络实名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根据国家法律的要求,从6月1日起,使用互联网服务需要使用真实的帐户名称。为了保证百度账号的正常使用,请尽快完成手机号码的实名验证。”最近,百度发布的一条消息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根据法律,当网络运营商处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时。,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就应该要求用户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商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人民日报)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点评】网络实名制——互联网秩序走向规范化的“助推器”

不良信息的泛滥和互联网的隐蔽性给管理带来了“难题”,给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投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空中,说话的前提都是不违反法律法规。实名制网络是社会媒体发展的总趋势,它将网民内部的道德约束转变为外部的法律约束。消除网民的疑虑,使实名制真正成为互联网秩序走向规范化的“助推器”,是互联网平台和相关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互联网实名制的实施不仅限制了网民的责任,也方便了不良信息发布者的问责。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第三,共享经济

北斗帮助父母“照顾”留守儿童

“戴上这个定位手表,我妈妈就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看到我在哪里,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我了。”5月31日,北京市房山区长寿小学五年级学生邱畅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主办的“北斗关爱新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公益项目”上说。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据报道,此次行动主要是利用北斗的精确定位系统,准确分析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问题,从而做出精确的决策并对他们进行关爱。未来,基于这些信息,将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大数据平台,为留守儿童提供安全保护、预警和应急响应、公共福利援助、健康监测、医疗援助等综合服务。,从而实现留守儿童数据收集、需求准确定位、救助准确匹配、线上线下互动的闭环系统,实现社会公益资源的共同共享。(科技日报)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点评]大数据平台使社会福利资源得以共享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核心技术,“北斗关爱新行动”搭建了国家级留守儿童关爱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社会公益资源的共享和共享,为儿童学习安全知识、科普知识和健康知识搭建了多功能关爱服务阵地,也为他们搭建了广阔的社会参与平台。集团充分调动和利用自身在技术能力和科研实力方面的资源优势,确保了“留守儿童关爱网络平台”的稳定建设和安全运行,确保了“北斗关爱新行动”公益项目的有序推进,为全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Iv .航空/航天

中国陆地卫星数据接收站网已经全面建成

5月31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地面观测卫星数据国家接收站网建设项目在北京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中国地面观测卫星数据接收站网全面建成。

据介绍,经过多年的研究、建设、运营和发展,国家卫星数据接收站网工程已经形成了由北京密云站、新疆喀什站、海南三亚站和北京总部组成的国家卫星数据接收站网格局。站网项目总设计师张建国介绍说,目前,站网具备全天候、全天候、多分辨率卫星的数据接收能力,支持资源卫星系列、环境卫星系列、高分卫星系列、空导航卫星系列、国际重要陆地观测卫星等20多种国内外卫星数据业务,具备支持站网运营管理和数据传输能力。(人民日报)

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点评]新的“天空之眼”的建成增强了中国遥感应用的数据服务能力

中国在拥有自己的遥感卫星地面站之前,只能通过购买国外卫星数据来获取相应的数据,时效性差、难度高、数量极其有限。这种情况长期制约着中国地面观测卫星地面系统的发展和服务。中国新“天眼”的全面建成,增强了中国遥感应用的数据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了中国遥感数据的支撑能力,为中国各领域高效遥感技术提供了业务应用和科学研究,为中国遥感技术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和技术支撑。(陈梦瑶)

标题:一周新闻点睛:无人机再不是“想飞就能飞”

地址:http://www.hcsbodzyz.com/hcxw/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