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3字,读完约4分钟
暑假一开始,根据两校的计划,与广州某高职相距220公里以上的某本科大学“4+0”共同培养的某专业17级本科班学生,前往广州本科学校的学校总部,开展了一周的学习和生活。
这个“4+0”是跨越高职和本科的共同培养模式。 省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利用本科大学招生计划,学生被录后直接在大学培养4年,完成后颁发本科大学毕业证书。 这样的学生从新生到的那天起就没有进入过本科大学的入口,学校总部的学制是“0”,因此被称为“4+0”模式。
实际上,为了这一周的安排,两所学校都下了很多功夫,克服了很多困难。 我想和学校的老师们用心辛苦,通过短期交流,让在大学学习了一年的同学利用暑假去本科大学了解情况,感受文化,体验生活。 我想正如负责的老师们所预料的那样,学生们一定是快乐的、崭新的、充满期待的。
但是,让带队老师吃惊的是,同学们到达学校总部时,他们的脸并不兴奋,而是非常多杂乱的感情。 最让老师们开心的是,两个同学走向总部的校门,各拍各的照片,用WeChat的力矩拿出来,“你的孤儿回来了! ”并附上了文案。 “你是说回老家吗? ”。
这两条消息引起了同学的强烈共鸣,抓住了老师的心。 一转,学生的感慨是发自肺腑的话,是第一次看到传说中的“母校”的直觉。 理论上,他们录取通知书上写的学校是这个系,将来毕业证书上写的学校也是这个学校,这里应该是“母校”。 但是他们没有在这里呆几天,而是“租”了几百英里外的“别人家”的学校。 这不是流浪的“孤儿”的感觉吗? 这次上学,不是有“回老家”的感觉吗?
坦率地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阶段、特别政策下发生的特定学生特有的心理扭曲现象。 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好的公务高职大学有创建本科的能力,但不允许国家政策,反而只把本科升格为民办高职。 因为这个好的公务高职必须设立自己的道路“曲线救助学校”,不惜“花钱争取吆喝”。
这是在很多地方进行的所谓“高职本科”的模式,一般有“2+2”和“4+0”两种,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孤儿”感、“回老家”感。 “2+2”模式是学生在前两年在学校总部学习生活,所以对总部的认识度和归宿感和其他学生一样,两年基本上是内化固定的。
以“4+0”模式出生的“孤儿”“回老家”的心情,完全是他们对校本部没有归属感的写照。 在一个学生眼里,那所大学的毕业证书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所大学有所有的精神体验。 这包括听说的大师课程、接受的文化熏陶、经过的各项活动、经历过的人和事情。 毕业后,翻开毕业证书,感受到大学的美好记忆,并不是与眼前的毕业证书上校名和大学生活无关地完全被割裂,而是可以长期联想到弥香的大学青春故事。
这种割裂、无关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笔者看到这些学生,心理上非常同情,考虑到他们将来毕业后大学母校的认可度很低,是把高职认为“母校”,还是把本科认为“母校”?
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满足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追求,也是人本校园建设的基本逻辑。 因此,用这种模式培养学生,必须尊重事实,善待学生,减少人为政策偏差引起的学生心理伤害和痛苦。
我认为关于“高职本科”的模式特别要观察两个问题。 一是丢羊仪式,大学把学生放在高职后,挥手不问,完全交给高职。 二是防止高职侵占最好的教育资源,导致对自己学生事实的不公平。 例如,高职可能使最高的教师培养实验条件向本科生倾斜,冲击高职正常教育,影响培养质量,引起高职学生的不满。 正是“捡芝麻,丢了西瓜”“优待养子,冤枉儿子”。
而且,“4+0”的共同培养模式值得重新审视和严格管理。 从实践效果来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高职必须在学生的学校总部做实验,听讲座,参加活动,总部的老师也应该去高职对学生进行授课指导,进行学生的跟踪教育。 在不同城市的两所学校,这种异地的“4+0”模式最好保持低调。 请不要明确。
刘文明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08月13日10版
高考结束了! 准高考家长们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本高考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高考家长圈( id:gkjzq )。 免费获得迄今为止优秀父母的经验,志愿者报告妙招,获得考生的心理指导方法、考前营养合作等第一手大学入学考试新闻!
标题:【时讯】“4+0”高职本科生 未来认谁为母校?
地址:http://www.hcsbodzyz.com/hcxw/1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