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30字,读完约7分钟
图为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的一些成员在隆冬时节聚集在印度的巴拉蒂站。
扫描二维码,听现场直播。
不久前,中国第八支北极探险队和“雪龙”号进入了北极圈。当时恰逢8月1日,北极探险队员在“雪龙”上打出“8月1日”的字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极地探险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极地探险应该做什么?探险队成员的正常生活是什么?人们对此知之甚少,但他们也很好奇。
8月10日,夏克道Flash沙龙邀请中国南极中山站站长助理、长城站探险队员戴现场做现场语音播报,分享他们在南极的日常工作和所见所闻。
你为什么选择在南极洲工作?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吗?
我来到南极不是巧合,而是梦想成真。当我很小的时候,我在儿童地图集上读到了关于南极的故事,发现那里的白雪很美。长大后,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中国南极考察队的前辈,在恶劣的环境中为国家的科研事业服务。我认为他们是英雄和我的榜样,他们决心参加南极探险。2012年,我通过了相关岗位的公务员考试。2013年,我被允许参加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并首次踏上南极。
中山站的基本情况如何?
中山位于莱斯曼丘陵区,靠近海边,有两个小湖,比较温和平坦,适合开展调查活动。
在这个冬季,中山站的最低气温为零下41.5摄氏度,平均气温为零下14.6摄氏度,最大风力为14级,最大风速为每秒44米。一般来说,当风很大的时候,温度会上升,但是有时候风太大了,门打不开,根本就不可能出去。但是当风减弱时,温度又降得很低。
另外,我们在这里学习不需要北京时间。中山位于东经约76度,与新疆喀什的经度相似,与中国的时差为3小时。
南极探险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目前,在南极洲有两种类型的调查。一个是能力建设和后勤支持,主要涉及建设新的研究站和研究船,建设极地导航空系统,补充极地运输能力、极地设备研发能力,还包括极地参与者。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二是科学研究和常规观测,涉及冰川学、海洋学、地质学、生物生态学、大气地球物理学等领域。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科学数据和标准样品共享平台。
南极站的探险是如何安排的?
在南极考察期间,夏季和冬季之间有时间间隔。中山站的夏季只有12月和次年的1月,但夏季考察并不完全在夏季,夏季考察小组成员在南极也会遇到冬季。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都很忙。我担任站长助理、临时党支部支部委员、中山站管理员,主要负责物资管理、后勤保障、环境管理、组织公务劳动和集体活动。
中山站有什么休闲活动吗?
我们的学习站有一个篮球场。通常我们可以打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和台球。我们还进了一些小球,所以我们可以玩一些小足球游戏。同时,我们有一个活动室,这也是我们的会议室和休闲娱乐的地方。里面有一个ktv系统,也可以看电影。此外,车站上有一个图书馆,有近1000本书,尽管面积很小。暑假期间,我们还将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例如,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组织了一次划船比赛。
我国的科研团队是否与其他国家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过交流与合作?
我们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极地研究站建立了科学研究和后勤支持的合作与交流机制。中山站周围有三个研究站,即俄罗斯进步站、印度巴拉蒂站和澳大利亚戴维斯站,与这三个站的联系稍多,其中离俄罗斯进步站不到1公里,步行即可到达。我们两个站之间有更多的活动,比如一起举行马拉松和排球比赛。
来自不同国家的探险队员有什么有趣的经历?
南极洲的中秋节是该地区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在夏至。今年中秋节前,我们决定和俄罗斯站、印度站一起在印度站举办一个中秋节晚会,然后两天后去俄罗斯站,最后去中山站。去哪个站,哪个站是主机。
然而,印度站的成员过于谨慎。他们害怕开车,因为他们担心海冰没有完全结冰。他们不得不从俄罗斯站和我们的站接他们,并在聚会后送他们回去。后来,俄罗斯站真的派了一辆车来接它,我们也是。我开车到印度站后,他们的站长焦急地问我海冰的情况,以及我是否带了救生设备、全球定位系统等。然后他战战兢兢地上了公共汽车。一名电子工程师坐在他旁边,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全球定位系统。
你在检查过程中遇到什么危险了吗?
当然,也有危险。最危险的是夏天冰盖上有许多裂缝。今年,在从中山站到内陆基地的路上,“鹰嘴岩”附近的冰面完全坍塌,无法通行。2014年,我们的一些探险队员掉进了冰缝。幸运的是,他们被困在一个凸起的冰基上,没有掉进裂缝的底部。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南极探险会破坏南极地区的环境吗?
在有人类的地方,它肯定会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将影响降到最低。我国在这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我们的大部分垃圾被收集并运回中国处理。通常,我们也焚烧一些污染程度相对较低的垃圾,即使产生一些烟雾,也在《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允许的范围之内。同时,我们将在污水排放前对其进行净化。
你能谈谈中国在南极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吗?什么技术目前处于世界前列?
中国的南极科学研究自1984年在南极洲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33年。在南极洲已经建立了四个研究站,计划在罗斯海地区建立另一个研究站。
当然,中国的南极考察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例如,我们调查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冰川、海洋、生物学、空室、测绘地质学、人类医学卫星遥感等等。
举几个例子,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孙波于2009年6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南极冰盖起源的文章,首次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了南极冰盖起源的直接证据。中国科技大学孙教授运用地质学、生态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创造性地恢复了近3000年来南极企鹅种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此外,中国在气候变化地质学和生物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具有代表性的成就。
目前中国南极考察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什么缺点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虽然中国的南极科学研究发展迅速,但起步较晚。与南极科研强国相比,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后勤保障能力。目前,我们只有一艘破冰船“雪龙船”,但严格来说,它只是一艘1993年由乌克兰建造的防冰船。它为研究站的补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它已不能满足我们四个南极研究站的全面补给需求,因此建造新的破冰船势在必行。目前,新船已经设计并开始在国内船厂建造,预计2019年投入使用。
此外,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内陆船队,但与美国极地地区的空运输方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美国在罗斯海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南极研究站——麦克默多站(McMurdo Station),这里建有一个大型机场,供大力士飞机起飞和降落,完全可以通过空运满足每个站的补给需求。相比之下,如果我们的内陆车队从中山站到昆仑站,将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
目前,我们在极地导航空系统的建设方面不断取得进展。除了“雪鹰601”固定翼飞机,我们正在选择一个合适的地址作为中山站附近的机场。此外,我们还准备为中国南极考察建立一个空导航平台,以满足不同难度考察的需要。
(张梦雨告诉戴为照片整理)
标题:在南极科考,是种怎样的非凡体验?
地址:http://www.hcsbodzyz.com/hcxw/5376.html